以下是全自动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仪的正确操作流程与维护要点:
操作流程
1. 仪器预热: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预热,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2. 试剂准备:根据分析方法和仪器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如消解液、催化剂、掩蔽剂等。确保试剂的质量和浓度符合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保存和配制。
3. 样品采集与处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样品中存在悬浮物、沉淀物或其他干扰物质。
4. 样品分析:
- 进样: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到仪器的进样系统中。可以使用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方式,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准确进样。
- 设置参数: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在仪器操作界面上设置相关的分析参数,如消解温度、消解时间、测量波长等。确保参数设置正确,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 启动分析: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启动仪器进行样品分析。仪器将自动完成消解、冷却、测量等一系列操作,并在分析完成后显示或打印出样品的COD值。
5. 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每次分析的样品编号、分析时间、COD值等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可以使用仪器自带的数据处理软件或其他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报告生成。
6. 清洗与关机:分析完成后,及时对仪器进行清洗,以防止样品残留和试剂污染对后续分析产生影响。清洗过程通常包括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进样系统、消解池等部件。清洗完成后,关闭仪器电源,切断电源插座。
维护要点
1. 定期校准:按照仪器制造商的建议,定期对全自动COD分析仪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过程通常使用标准COD溶液进行,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COD值来验证仪器的测量准确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校准。
2. 试剂检查与更换:定期检查试剂的余量和质量,及时补充或更换试剂。注意试剂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试剂。同时,要注意试剂的安全性,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处理。
3. 仪器清洗:定期对仪器进行全面清洗,包括进样系统、消解池、比色皿等部件。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工具进行清洗,但要注意避免损坏仪器部件。对于顽固的污渍或残留,可以采用浸泡、超声等方法进行清洗。
4. 光路系统维护:保持仪器光路系统的清洁和畅通,避免光路部件受到污染或遮挡。定期检查光源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有需要及时更换光源。同时,要注意比色皿的清洁和透光性,如有划痕或污渍应及时更换。
5. 传感器维护:如果仪器配备了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要定期检查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准确可靠。如有传感器出现故障或误差,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6. 防止腐蚀:由于分析过程中可能使用到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试剂,要注意防止试剂泄漏对仪器造成腐蚀。定期检查仪器的密封性能,及时清理泄漏的试剂,并对受腐蚀的部件进行处理和更换。
7. 环境条件控制:仪器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避免仪器受到震动、灰尘、阳光直射等影响。同时,要确保仪器接地良好,以保证仪器的安全运行。
8. 定期维护与保养记录:建立仪器维护与保养记录档案,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这有助于跟踪仪器的维护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为仪器的维修和更换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详情请咨询:https://www.chem17.com/st521084/product_36942795.html
本站提醒: 以上信息由用户在商名网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请自行辨别。服务协议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费尔伯恩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商名网营销建站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